夜深人静,张晓忠正伏案绘制海图,忽听房门轻叩。
"进来。"
王玉萱推门而入,手中端着一盏清茶:"相公还未歇息?"
"正要将这海图绘完。"张晓忠抬头,见王玉萱神色凝重,便放下笔,"夫人可是有心事?"
王玉萱将茶盏放在案头,轻声道:"白日里听相公言,那冯大人待相公如此热切,妾身心中不安,只是当着众人的面,不好说破。"
"夫人是担心他所图甚大?"张晓忠轻笑。
"正是。"王玉萱点头,"世上没有白来的好处,他对一个初来乍到的外地人如此上心,定然另有所图。"
张晓忠起身踱步,悠然道:"所图甚大才好。就怕他图的不够大。"
"此话怎讲?"
"你想啊,冯大人官居高位,在汴京经营多年,他愿意外放青州?"
张晓忠转身看向王玉萱,"他愿意全力相助,说明高俅身边还缺真正的能人,他帮我不过是想控制我。我混的越好,高俅越会想起他来。"
王玉萱神色一凛:"那相公,如何摆脱这种控制......"
"夫人放心,为夫心中以有定计。为夫此番与虎谋皮,自然也要发展自己的班底。"
张晓忠眼中精光闪动,"此番进京,为夫必须将三人收入麾下,有了这三人,咱们才算彻底站稳脚跟。"
"哦?都是何人,当得起相公如此看重?"
"其一,是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,武艺高强,为人耿直,家中娇妻,美名远播,必会遭高衙内的算计,此人最好收。"
"其二,是金枪班教师徐宁,有家传钩镰枪法。此枪法若运用军阵当中,端是不可小觑。"
"其三,也是最最重要的一人,便是甲仗库副使凌振。此人善造火炮,能打十四五里远,得之,哪怕就是征战天下,也是最大的臂助。"
王玉萱听得大惊,尤其是凌振的重要性,她岂能不知,下意识惊呼道:"相公怎对这些人竟如此了解?"
这问题,当真不好回答了。
张晓忠总不能说他前世看过水浒传,并且小时候集齐过梁山一百零八将的人物卡吧?
"当然是调查来的。好了夫人,你想想,这三人若能收为己用,是不是我们今后无论遇到何种处境,都能高枕无忧?尤其是那凌振,一人之力,便抵得上千军万马。"
"我知夫人担心。夫人也该信我。若无万全准备,为夫岂敢携家至此?"
看着眼前这自信的男人,王玉萱沉默片刻,轻声道:"妾身明白了。只是此事凶险,还望相公多加小心。"
"放心。"张晓忠重新坐回案前,"我自有分寸。先将这海图绘好,其他的,等见了高俅再说。"
烛光摇曳,映照着张晓忠专注的面容。
王玉萱看着丈夫认真绘图的样子,一时间痴了。
这个男人,他对朝中高官的关系了如指掌也就罢了。
就连军中那些看似不起眼,实则万分重要的人物的底细都摸得一清二楚。
尤其是那凌振,制造的火炮能打十四五里远。
这等人物若真被他收入麾下,日后还有谁能制衡得住?
想到这里,王玉萱又不禁莞尔。
他们夫妻虽说因缘际会,但他对她一直体贴真诚。
王玉萱当真庆幸,自己能被这样的人看重。
春夜微凉,一轮明月高悬空中。
冯鉴府邸后院,一处精致的小亭内,冯鉴正焦急踱步。身旁的小厮捧着一盏灯笼,将他局促不安的神情照得清清楚楚。
"怎的还不出来......"冯鉴低声嘟囔。
话音未落,便听内室传来一声低喝:"神了!真是神了!"
房门猛地推开,一个中年男子脸色潮红,额头见汗,大步流星地走了出来。
冯鉴赶紧迎上去:"如何?"
"大人!"那人激动地拱手,"这药方,这药方当真神效!老朽已经试过许多方子,都不及这个万分之一!"
冯鉴眼中精光一闪:"当真?"
"千真万确!"中年男子信誓旦旦,"大人若不信,尽可再找人试上一试。"
冯鉴摆摆手:"不必了。你且回去歇息,记住,此事绝不可对外说起。"
"是,小人明白。"
待那人离去,冯鉴立即唤来心腹:"去,即刻传信给王大人、李大人他们。就说明日一早,本官要带他们去给武大贺喜乔迁之喜。"
心腹应声而去,冯鉴却已按捺不住,快步回到自己院中。
"来人!"他高声唤道,"去请夫人过来。"
不多时,一阵香风袭来。
冯鉴望着款款而来的美人,嘴角泛起一抹笑意。
这武大的药方,怕是要让他这把老骨头重焕青春了。
至于那海图?
呵,有了这等神药,区区海图,又算得了什么?
月光如水。
冯鉴府中,一处厢房内烛光摇曳,久久不熄。
清晨,张晓忠刚用过早饭,便听外面传来一阵马蹄声。
"武老爷,冯大人差小的送契书来了。"
一个管事模样的人快步进来,恭敬地双手呈上一个红木匣子。
张晓忠接过匣子,管事又道:"冯大人还让小的转告老爷,今日早朝过后,会有许多大人前来贺喜。府上已经打扫妥当,厨房也准备齐全了,还请老爷早些过府。"
"有劳了。"张晓忠点头,转头对王玉萱道,"夫人,看来冯大人已为我们安排停当,咱们这就动身吧。"
王玉萱心下了然,冯鉴如此大张旗鼓,必是要给张晓忠造势。
她吩咐丫鬟收拾细软,一行人便往清风府去了。
到得府中,果然焕然一新。
庭院打扫得一尘不染,廊下摆满名贵盆景,处处透着富贵气象。
"老爷,厨房已备好酒席,就等诸位大人到了。"管家躬身道,"冯大人说,今日来的都是朝中重臣,还请老爷做好准备。"
张晓忠心中暗笑,看来那药方果然让冯鉴满意得紧。
果然,才过晌午,府外便传来一阵喧哗。
冯鉴带着十数位朝臣前来贺喜,个个都是实权在握的重要人物。
"武贤弟!"冯鉴热情地拉住张晓忠的手,"来来来,让我与你引见。这位是礼部郎中王大人,这位是......"
一番介绍下来,张晓忠已记下这些未来可能的助力。
正寒暄间,又是一串马车驶来,却是户部侍郎也来捧场。
不过半个时辰,府前已停了数十辆华贵马车。
王玉萱在内院款待夫人们,潘金莲指挥下人张罗酒席,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。
"诸位,"酒过三巡,冯鉴忽然提高声音,"武贤弟虽是初来乍到,但才智过人。两日后是高太尉寿辰,本官已允诺带他前去贺寿,还望诸位日后多加照拂。"
此言一出,满座皆惊,纷纷打量张晓忠。
能得冯鉴如此推荐,还要引见高俅,这个看似普通的外乡人,怕是来头不小啊。